公司动态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肯尼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

2025-07-07 阅读次数:

2024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于10月20日清晨在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余名选手参与了这场盛事,经过激烈角逐,肯尼亚选手基普乔格·科里尔以2小时05分30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刷新了赛会纪录,女子组冠军则由埃塞俄比亚选手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摘得,成绩为2小时20分15秒,本次赛事不仅展现了高水平竞技,也体现了全民健身的热情,成为金秋北京的一道亮丽风景线。

赛事规模创新高,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
本届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超过3万名跑者报名,其中包括来自肯尼亚、埃塞俄比亚、日本等国的200余名精英选手,赛事组委会介绍,今年首次增设了“一带一路”特邀组,邀请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跑者参与,进一步提升了比赛的国际化水平,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,途经东城区、西城区、海淀区等标志性区域,终点为奥林匹克公园,全程42.195公里,路线设计兼顾了城市景观与赛道难度。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肯尼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

肯尼亚选手打破纪录,中国选手表现亮眼
男子组比赛中,肯尼亚名将基普乔格·科里尔从起跑阶段便占据领先位置,最终以2小时05分30秒冲线,将原赛会纪录提升了1分12秒,赛后采访中,科里尔表示:“北京的气候和赛道条件非常理想,观众的热情也给了我很大动力。”中国选手李子成以2小时10分45秒获得国内男子组第一,总排名第八,创造了中国选手近年来的最佳战绩,女子组方面,埃塞俄比亚选手莱特·格布雷西拉西耶以绝对优势夺冠,中国选手张德顺则以2小时25分08秒位列第三,展现了亚洲选手的竞争力bsports

全民参与,健康理念深入人心
除专业组外,本次赛事还设有大众组、亲子跑和公益跑等组别,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跑者,65岁的北京市民王先生连续第十年参赛,他告诉记者:“马拉松让我收获了健康和友谊,只要身体允许,我会一直跑下去。”赛事沿途设置了20个补给站和8个医疗点,近5000名志愿者为选手提供服务,组委会还通过直播、短视频等方式向全球观众呈现赛事盛况,线上互动量突破1亿次。

科技赋能,赛事服务再升级
今年组委会引入了多项科技手段提升办赛水平,选手可通过智能手环实时监测心率、配速等数据,并通过APP获取个性化建议,赛道沿线部署了5G网络和AI摄像头,实现全程高清直播和紧急情况快速响应,赛事首次采用可降解环保材料制作补给用品,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。

城市文化与体育精神交融
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已成功举办40余届,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,今年赛道特别增设了“中轴线文化打卡点”,跑者途经故宫、钟鼓楼等历史建筑时,可通过AR技术了解其背景故事,北京市体育局局长表示:“马拉松不仅是竞技舞台,更是文化传播的纽带,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挖掘赛事内涵,推动体育与文旅深度融合。”

2024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圆满落幕,肯尼亚选手刷新赛会纪录

经济与社会效益双丰收
据初步统计,本届赛事带动了周边餐饮、住宿、交通等行业消费超5亿元,同期举办的马拉松博览会吸引了50余家运动品牌参展,成交额突破8000万元,专家指出,大型体育赛事对促进消费升级和城市品牌建设具有显著作用。

展望未来:中国马拉松运动蓬勃发展
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深入实施,中国马拉松赛事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,2024年全国已注册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300余场,参与人次突破500万,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完善赛事标准体系,加强人才培养,推动中国马拉松运动迈向更高水平。